35kV母線PT消諧電阻的應用原理
一、原理接線見圖1,圖中E為電源電勢;C0為電源中性點對地電容;C為系統對地電容;L為PT電感;R是非線性消諧電阻。

二、 圖1電源帶空母線合閘時,C0較大,C較小可略。由于三相PT的勵磁特性和合閘時合閘角均不同,使三相PT飽和程度不同,造成LA、LB、LC不對稱,兩中性點間產生零序電壓U0[1],其簡化原理見圖2,圖中L為LA、LB、LC并聯值。若無R且L不飽和時,ωL>1/ωC0,而合閘時若PT鐵芯飽和則可能ωL總=1/ωC0諧振,使三相對地電壓同時升高(一般約30KV)。若裝消諧電阻(通常>50KΩ)就可阻止諧振過電壓。

三、 由于電壓互感器為非線性電路,當鐵芯激磁飽和時會形成諧波電源,因此圖1可等值為圖3電路,L為PT等值電感,E為等值諧波電源,C為網絡對地電容,R為消諧電阻。當R很小時,C很大(線路長)或者PT的L很大,可能產生分頻諧振過壓,反之,C、L小,則可能產生高頻諧振過電壓。加大R值就可防止諧振過電壓。

四、 消諧電阻的應用情況 金華電業局35KV系統原采用微電腦消諧裝置,但仍然經常發生系統諧振、PT高壓熔絲熔斷,1994年裝上消諧電阻后徹底消除了該變電所35KV系統諧振過壓的現象。其后在義烏、蘭溪變電所35KV母線PT上應用消諧電阻也獲得完全成功,原經常出現系統諧振和PT高壓熔絲熔斷的現象再無發生。
五、 結論
六、 消諧電阻熱容量大,非線性好,可靠性高。特別適用中性點小瓷套絕緣的35KV母線PT,其消諧效果優于目前采用的可控硅和微電腦消諧裝置,較好的解決了35KV母線壓變鐵磁諧振問題。
參考文獻:解廣潤主編,電力系統過電壓,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,1991。 |